問題:
度量衡的換算,不背單位換算的話如何教?
孩子對換算的量感很不好(例如:15 公分=( )公里,有時候孩子會回答 1500 公里。)
因為讀者們提出的問題並不明確,筆者提出一些有關量感及單位換算的先備經驗,讀完這些先備經驗後,應該對量感及單位換算的教學有些幫助。
先備知識
(一)單位量 v.s. 單位量的數量化
對國小學童而言,數字是用來描述離散量的個數,例如 2 條繩子、5 個水桶,7 顆蘋果,10 塊紙黏土等。當學童面對 1 條繩子長 50 公尺,或 1 塊紙黏土重 30 公克的情境時,他可能無法理解,為什麼 1 條繩子會冒出「 50 」公尺這個數字,或 1 塊紙黏土會冒出「 30 」公克這個數字。為什麼可以使用數字來描述繩子的長度或紙黏土的重量?這些數字是怎麼冒出來的?將這些量數字化對我們有哪些幫助?
有一個要被測量的量(例如甲繩),當我們選定「 1 公尺」當做測量長度的單位量,就可以利用單位量的累積次數,來描述甲繩的長度。例如將 50 個「 1 公尺」接起來,剛好和甲繩一樣長,就可以稱甲繩的長度和 50 個「 1 公尺」接起來一樣長,或簡稱甲繩的長度是 50 公尺。
當我們選定「 1 公克」當做測量重量的單位量,就可以利用單位量的累積次數,來描述紙黏土的重量,例如將 30 個「 1 公克」的砝碼合起來,剛好和紙黏土一樣重,就可以稱紙黏土和 30 個「 1 公克」合起來一樣重,或簡稱紙黏土的重量是 30公克。
我們也可以將單位量等分割,稱等分割後的量為單位分量,再利用單位分量累積的次數來描述不是整公尺長繩子的長度。例如將單位量「 1 公尺」平分成 10 份,得到單位分量 0.1 公尺,如果將 9 個 0.1 公尺合起來,剛好和乙繩一樣長,可以稱乙繩和 9 個 0.1 公尺接起來一樣長,或簡稱乙繩的長度是 0.9 公尺。相同的方式,將單位量「 1 台尺」平分成 5 份,得到單位分量1/5台尺,如果將 13 個1/5台尺接起來,剛好和丙繩一樣長,就可以稱丙繩和13/5個「 1 台尺」接起來一樣長,或簡稱丙繩的長度是13/5台尺。
透過上面的說明可以知道,當我們選定單位量,或將單位量等分割得到單位分量後,就可以利用單位量和單位分量累積的次數,將要測量的量數值化。例如以「 1公尺」為單位量,以「 0.1 公尺」為單位分量,如果丁繩和 5 個「 1 公尺」及 7 個「 0.1 公尺」接起來一樣長,就可以稱丁繩的長度是 5.7 公尺。
透過單位量將要測量的量數值化有兩個好處,以長度量為例,第一個好處是能描述被測量的繩子有多長,第二個好處是透過數字的大小,比較所有被測量繩子的長短。
(二)量感
長度、面積、容量、體積、角度、重量這六種感官量中,你估測那些量比較準?為什麼某些量容易估測,某些量不容易估測?為什麼太長或太短的長度情境,都不容易估測?能進行有效率的估測,要有哪些先備能力?
測量是將單位量數值化的結果,因此掌握的單位量愈多,愈容易描述測量的結果,例如你能掌握 1 公分的量感,就能透過1 公分累積的次數,描述鉛筆大約長多少公分。透過 1 公分的累積次數描述走廊有多長很困難,因為累積的次數太多,如果你能夠掌握 1 公尺的量感,就能透過 1 公尺累積的次數,描述走廊大約長幾公尺。
當我知道拇指和食指間的寬度是 7 公分( 1 扠),我就能以 1 扠為單位量,測量黑板的長度,例如 40 個 1 扠接起來和黑板一樣長,黑板的長度就是 40 個 1 扠,也就是 280 公分。用 1 扠為單位量測量教室的周長太麻煩,若我也知道伸直雙手的長度是 170 公分,我就能以伸直雙手的長度為單位量,測量教室的周長,例如 30 個伸直雙手的長度接起來和教室的周長一樣長,教室的周長就是 170 公分×30 公分,大約是 51 公尺。
由以上的描述可以知道,必須心中有單位量,才能透過單位量的累積次數概略描述被測量的量是多少個單位量,多數成人估測長度及角度不會太離譜,估測重量比較困難。因為成人掌握較多長度的單位量,可以透過單位量累積的次數描述被測量的量和單位量的倍數關係,來描述繩子有多長;成人也能掌握直角是 90 度,可以透過和 90 度的比較,或將 90 度先分割再合成的方式,概略描述一個角是多少度。多數成人無法掌握 1 公克或 1 公斤的量,因此無法較正確的描述物體的重量。
(三)常用單位及公制單位
當遇到大數字時,成人經常「每四位一撇」做一個記號,這樣比較方便報讀,例如:將「30515802434002」改記成「30 , 5158 , 0243 , 4002」後,讀做三十兆( 30 兆)五千一百五十八億(5158億)二百四十三萬(243萬)四千零二(4002),這樣記的好處,是只要掌握 10000 以內的數,就可以透過「壹」、「萬」、「億」、「兆」等單位來掌握大的數量。
下圖中,上面的表格每十倍就有一個單位,下面的表格每一萬倍才有一個單位,也就是說,「壹」、「萬」、「億」、「兆」等單位的個數都不會超過 10000 個,我們都利用下面的表格來報讀大數字。
在英美記數系統中,記大數字時會使用「三位一撇」的記號。它使用「個、十、百」來描述有幾個「壹(one)」、幾個「千(thousand)」、幾個「百萬(mill-ion)」、幾個「十億(billion)」……等。例如:英文將 1234567891 這個數改記成 1 , 234 , 567 , 891,讀做 one " billion ",two hundred thirty-four " million " , five hundred sixty-seven " thousand " , and eight hundred ninty-one。
所以英美的記數法就會使用「三位一撇」的記號,為了與國際接軌,我國的銀行營業員或會計人員也多使用「三位一撇」的記號。
以長度的單位為例,我國每十倍就有一個單位的名稱,例如公里、公引、公丈、公尺、公寸、公分、公厘都是長度的單位;公制單位每十倍也有一個單位的名稱,例如 km(千米)、hm(百米)、dam(十米)、m(米)、dm(分米)、cm(厘米)、mm(毫米) 都是長度的單位,但是日常生活中,並不需要用到這麼多的單位。
以公制長度的基本單位「米」為例,西方人認為 1000 以內的數量都是可以掌握的,因此 13 個「 1 米」稱為 13 米即可,並不需要引入新的單位「十米」,將 13 米稱為 1「十米」3「米」;278 個「 1 米」稱為 278 米即可,並不需要引入新的單位「百米」和「十米」,將 278 米稱為 2「百米」7「十米」8「 1 米」。當「 1 米」的個數超過 1000 個時,才需要引入新的單位「千米」,並將 2465 個「 1 米」稱為 2「千米」465「米」。
公制單位是西方人發明的,延伸西方人三位一撇的概念,在長度單位中,經常使用的單位是「千米」、「米」、「毫米」、「微米」、「奈米」,其中「千米」是「米」的 1000 倍,「米」是「毫米」的1000 倍、「毫米」是「微米」的 1000 倍、「微米」是「奈米」的 1000 倍,也就是說,經常使用的單位間都滿足 1000 倍的關係。
轉換成讀者們較熟悉的單位,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長度單位是「公里」、「公尺」、「公厘」,經常使用的重量單位是「公噸」、「公斤」、「公克」,經常使用的容量單位是「公秉」、「公升」、「公撮」,相鄰兩個單位間都是 1000 倍的關係。
引入換單位概念時,應該先引入兩單位間的 10 倍關係,再引入兩單位間的 100 倍關係,最後才引入兩單位間的 1000 倍關係。因此國小數學課本中,除了出現上面這些常用的單位外,還引入了公分(厘米)和公合(分公升),其中 1 公尺=100 公分、1 公分=10 公厘,1 公升=10 公合。換句話說,只要能掌握三位一撇的概念,再記憶公分和公尺、公分和公厘,以及公合和公升的倍數關係,就可以掌握不同單位間的倍數關係。
(文/國立台南大學數學教育系 謝堅教授)
留言列表